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位是年过花甲的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曾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一位是年迈古稀的“泥腿子”通讯员,痴迷新闻50载。因为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虽远隔千山万水、素未谋面,但他们却相识于文字、相交于书信、相知于新闻。8年来,他俩始终缘悭一面。今年四月份,两位终于相逢在“三生福地、净土岳西”,了却彼此心愿。记者有幸成为见证者,分享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钱江与我县农民通讯员王昭先相逢的喜悦和相知的情谊。
见面了彼此也就没遗憾
四月的岳西,杜鹃花开,春光烂漫,是游客赏花踏青的好季节,也是友人相逢会面的最佳时节。4月16日,对于王昭先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这天他就要和相知八年的钱江第一次见面。虽约好了时间,但他还是一早就到高速出口等候老朋友的到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更不用说是多年想见一直未见的朋友。想着接下来的会面,王老的心情格外激动。
双方都没有见过面,甚至都不知道双方的准确年龄,就是看见了也不认识对方。但长期交往不仅让双方互相了解,更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当时,我们出了高速收费站,看见前面大约六七十米的路边停有两三辆车。根据经验,我判断这就是接我们的车辆,但车旁边没有看到人。我们正准备向这几辆车旁边靠。这时,有一位老人一边打电话,一边朝高速收费站方向走来,眼看就要与我们擦肩而过。此时我心里忽然有种感觉,这位莫非就是王昭先?于是,我就喊了一声‘是昭先老兄吗?’对方扭过头来,说‘是’。就这样,我们终于见面了。”钱江详细地讲述着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微笑着打量对方。“我就是想看看你,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也就没有遗憾了。”王昭先笑着说。
晚间,王昭先设家宴招待钱江一行。当晚,王老家比过年还要热闹,儿女们齐集一堂,迎接北京来的贵客。而钱江也好像回到了老家一样,喊着早已熟知的名字与王老的儿女们一一相见,就像多年未回的长辈回家第一次见到后辈的孩子一样,温馨而感人。酒过三巡,钱江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个盒子,打开后将一个茶杯拿在手里,递给王老说,这次来没带什么礼物,专门烧制了一只茶杯,送给你。只见茶杯外侧正中写有“饮茶”二字,右书“王昭先兄长”,左写“钱江”。景德镇瓷茶杯做工精细,古朴典雅。王老接过杯子,小心察看,爱不释手。曾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他,内心激动不已,特意筛满了一杯白酒,与钱江举杯痛饮。“有如是好友,当浮以大白!”老人一口干了杯中酒。临别之际,王昭先也将自己精心准备的《丙申金猴闹春邮册》及《教师节快乐邮折》赠送给了钱江。
王昭先的小外孙女胡煜奇好奇地问她的母亲:“为什么钱爷爷来岳西有这么多人欢迎呀?”她母亲回答说:“因为钱爷爷是人民日报的编辑,还不远千里来看望爷爷这样的基层通讯员,这样的行为自然令人尊敬、受人欢迎。”
十封书信见证八年情缘
王昭先把我们带到他的书房,只见满屋子堆放着装有报刊书籍的纸箱和书柜。王老特意指着两个纸箱子说,这是八年来他订阅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分期分栏目整理保存,一直珍藏着。
“这是你写给我的信,这是寄给我的书,这是在《人民日报》上发的稿件。”王昭先一边不停地从书柜里拿出书、信及报刊,一边介绍着。因为激动,信件、书本不时散落地上。钱江只得多次提醒:“老哥,你别激动,慢点慢点,不着急。”看着自己手写并保存完好的信件,钱江感动地说:“没想到你将这些信件一直保存着,也没想到我竟写了这么多信。”打开信笺,只见满纸笔走龙蛇,字迹清秀遒劲。细数下来,信件竟有十余封。一封封书信、一篇篇稿件,见证着这位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与农民通讯员的情缘。两位老友一边翻看着信件、报纸,一边回忆着相交的点点滴滴。
2008年夏末,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刊登书讯,钱江撰写的《人民日报》创业史的两部著作——《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纪实》和《战火中诞生的人民日报》出版发行了。王昭先看到报道后,给作者钱江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是一名老通讯员,一直关注《人民日报》,想购买这两本书。“看到信件的地址是安徽省岳西县,我知道是山区县,交通不便,当地书店应该买不到这两本书,于是我回信说,不妨寄来书的成本费50元,如有不便,不寄也没有关系。”钱江回忆说,“我随即寄出了书,昭先兄回信说书已收到,并寄来了50元钱。我们就是这样相识的。”随着话音,王昭先找到了这两本书,扉页上题有“王昭先先生指正”的字样。
随着交往增多,双方通信的次数越来越多,互相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其中关于王老年龄的判断还有一段故事。钱江介绍说:“刚开始时,我想王昭先既然是一名通讯员,猜测他应该是个中年人。后来双方通了电话,没有想到,走遍全国很多地方的我,竟然听不懂他说的话,需要他的儿女们翻译,这也是我熟知他家每位成员的原因。这时我判断他的年龄应该比我大一至两岁,但直到见面后才知道他竟比我大十岁。70多岁了,还在当通讯员写稿,真不容易。”
翻阅王老保存的信件,发现除了与钱江通信外,他还与人民日报社前任总编辑邵华泽、范敬宜、许中田、张研农,编辑张燕萍等通信,粗略计算,至少与15位人民日报社的记者编辑有过联系。“《人民日报》自创刊之日起,就有与基层通讯员紧密联系的作风和传统。我只是人民日报社众多与昭先兄保持联系的编辑之一。今后我们要继续保持这种联系,并为它增添新的光彩。”钱江谦虚地说。
为录入来稿专门“批条子”
王昭先痴迷于新闻。从1966年开始,他就不断向中央和省、市级报刊投稿,至今已整整50年。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1000多篇,其中在《人民日报》发稿9篇。
王老在他收藏的报刊杂志里找了半天,翻出了2008年的一份《人民日报海外版》,上面刊登了他采写的一篇通讯《世界知晓了竹山古茶园》。这篇稿件是王昭先寄给钱江的第一篇稿件,彼此印象特别深刻。“我收到稿件后,发现寄来的稿件是手写的,而当时人民日报社已没有专职的录入员了。考虑到这是一位长期关注《人民日报》的老通讯员寄来的稿件,而且有新闻价值,我专门为这篇稿件写了个批条:‘这是一篇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通讯员寄来的稿件,他不熟悉打字,请编辑部帮助处理。’”钱江说。最终这篇稿件由编辑部的编辑录入了电脑,并在报纸上刊发。从那以后,对于王昭先寄来的稿件,钱江都是这样处理,有些稿件也相继得以见报。“其实,人民日报社有专门负责通联工作的人员,我这样做,一方面是昭先兄作为通讯员的勇气和执着精神令人感动,再者岳西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在报道上给予支持是应该的,关键还在于稿件本身是否具有新闻性。编辑部对此非常理解和支持。”
钱江还先后三次给王老寄来自己专门为两人友情而作的书法作品。其中,《题西林壁》这幅书法作品对于王昭先来说特别有意义。缘于王老将岳西竹山古茶园的稿件寄去后,钱江认真地对稿件进行了修改,并特意手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和老通讯员一起探讨采写新闻的体会。
岳西之行终圆多年梦想
“岳西之行是我多年以来的愿望,昭先兄早在几年前就相邀,此次能够成行,能与通信八年的老通讯员会面,圆了我多年的梦。”钱江对记者说道。
早在2012年,在岳西通了高速公路后,王昭先就邀请钱江来岳西看看,还特意收集了岳西美丽风光的画册寄了过去。钱江身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一直忙于工作事务,虽然没有时间成行,但要到岳西看看早就在心中定下来了。2015年5月份,从岗位上退下来后,钱江就着手准备来岳西,经过一年的筹划,特别是精心将家中86岁高龄的母亲安排好后,最终选择在今年4月份来岳西,踏上了圆梦之旅。
王昭先得知钱江来岳西的消息后,高兴之余,也做足了准备工作。他将这一消息告知了县委宣传部、岳西周刊社,并和大家一起商量,精心安排了钱江在岳西的行程。同时,他还专程到县气象局,请求他们为钱江岳西之行提供手机短信天气预报服务,以便更好地了解岳西、安排行程。
此次岳西之行,钱江与王昭先一道先后到石关涓水湾、天峡、黄尾彩虹瀑布、映山红博览园等地,领略了岳西的秀丽风光。更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还一起到《人民日报》上曾报道过的竹山古茶园和国家非遗项目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参观考察。“本以为古茶树一定又高又大,但到实地看了后才发现岳西的古茶树是矮小的。”钱江笑着说,“岳西山清水秀,生态优美,景色如画,在这里与老友昭先兄见面,同时又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实现了多年的愿望,亲身感受大别山人的热忱,非常高兴。美丽的岳西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将为宣传岳西、为让更多人知晓岳西尽一份力量。”
“雁书昨日岳西来,新事新题赖巧裁。总道杏坛施圣手,苍生国是满襟怀。”钱江在结束岳西之行回京后有感而发,专门赋诗一首,并手书寄给了王昭先,以作纪念。这也成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与基层通讯员相交相知相逢的美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