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太多人输在不像自己,而你胜在不像别人。
最近一个很热的话题是因为不甘平庸而显得不合群。
在旁人还在熟睡的时你去自习室看专业书;在周围的人浑浑噩噩时你决心考研;在很多人逃课的时你坚持上课听讲;在同事聊八卦偷懒时你忙着加班做项目。
……
可是这样的你,有时也会觉得有点孤寂,不被世人理解。
这样的心情往往容易感同身受,叔本华说过: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在大学里遇到过很多人,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在楼顶练口语;宿舍其他人整天不上课,睡觉、玩游戏还会讥笑你有病。你也许会动摇,会怀疑自己,但是不甘平庸注定会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成为另类。
相反如果身边暂时没有志同道合的同伴,就提升自我独自前行遇见更好的人,为理想抛弃身边平庸的人又何妨?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提到:我们全都需要有人注视我们。根据我们生活所追求的不同的目光类型,可以将我们分成四类。
第一类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换句话说,就是公众的目光。
第二类是那种离开了众多双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
接下来是第三类,这类人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下,他们的情况与第一类人同样危险。一旦所爱的人闭上的眼睛,其生命的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
第四类,也是最少见的一类,他们生活在纯属想像、不在身边的人的目光下。这类人是梦想家。
如果活在世俗的眼光里,会迷失自我,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生命陷入黑暗中。我们往往想成为第四类人,生活中不缺乏追梦人,少的是实干的梦想家。他们有强大的内心,冲过世俗的障碍,坦然接受孤独,不被外界的观点束缚,不花费过多精力去担忧。
在厦门的闹市中安静的隐藏着一家安静的“晨光”旧书店。从各处收集的旧书都有着绵长的回忆和久远的历史。在电子书随处可即,纸质书滞销的今天,这家小店以微弱的力量,延续着精神文化遗产。而店老板放弃外企的机会一直坚守着,背后是非凡的气度和强大的勇气。
看到一个女孩的故事。20岁,独自一人去印度当国际志愿者,去当地NGO教中文和舞蹈。业余组织线下读书会,办自己的旅行主题分享会,24岁,已走完16个国家。在最美的年纪,她独自行走穿梭于泰国,西藏,台湾,欧洲,日本各个国家,一边做着公益事业一边看风景。
在纽约有一位94岁老太太Iris Apfel,当她以各种各种奇异装束、大胆色彩受到世人追捧的时候,她总是爽朗一笑,淡然表示“我过去的70年就是这个样子的”。94岁的Iris自信依旧,在她身上充满阳光活力。网上一些人对此嗤之以鼻,Iris都不以为然:这辈子最不需要在意的事就是“别人怎么说你”。
总是有很多人在外界嘈杂的声音中,依然能活出自我,坚持自己的立场。
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内心太过浮躁,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常常担忧抱怨;而担忧抱怨背后是你不够自信,更是懒惰,懦弱,缺乏决心的借口。你不会意识到,嘲讽与打击能让我们正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好地脚踏实地,亦是一种宝贵的疼痛财富。
杨熹文在《你应该努力去实现,那个正在被嘲笑的梦想》一文中提到,在一个庸碌的集体中,成为有梦想的异类,是一件十分需要勇气的事。所以你不必害怕,要让自己强大起来,现在的嘲笑讽刺都是因为你还太弱,能遏制恶语中伤的恰是行动,事实胜于雄辩。
当你圆梦的那一刻,证明自己之后,嘲笑的声音自然会退去。反对的声音和异类的标签促使我们成长,更好的进步。诗仙李白不也有:“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洒脱的真性情,生命中最难能可贵的是活出自我,活得豁达,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五月天在《倔强》里唱:“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前进的道路也许注定是坎坷的,只愿在同样的心境里,你能放下顾虑担忧,将此刻心中的触动化作行动。一个成功者的心态是能正视自己,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有足够的信心,即使没有人理解能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不刻意迎合、不随波逐流。
刘同说过:“太多人输在不像自己,而你胜在不像别人。”有时候“与众不同”,是“另辟蹊径”的创新,更是坚守独一无二的品质。
你要相信,我们终会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希望你不甘平庸更无惧前行;希望你“坚持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希望你遭遇质疑讽刺后,仍然有义无反顾、宠辱不惊的气度;希望你不被外界判断影响,只询问内心是否充实,默默前行,沉稳而笃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