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琳 发表于 2015-12-20 19:47:28

宝宝挨打 or 打人,让我进退两难

两难话题
宝宝打人,我担心
      宝宝脾气急,一不高兴就推人,要什么东西,不给就打。小区里的小朋友都不和他玩。我既惭愧又着急,讲过道理,也打骂过,都没用。家里人没这样的,他这是随了谁呀?

宝宝挨打,我揪心
      宝宝有点胆小。被别人推了、打了,不知道还手,就傻傻地看着对方;玩具被人抢了,只会大哭着来找我。我非常担心他长大以后软弱可欺。我该不该教孩子还手、打回去?


问题分析
      2岁开始,孩子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但不会主动找人玩;对自己的东西有超乎寻常的占有欲,又总想要别人的东西,但不会主动分享玩具。所以,常因为缺乏协作能力争抢起来,甚至打起来。

      当孩子间发生摩擦和冲突,家长很难“淡定”。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自动从成人的角度来理解孩子、反应过度:“动手”意味故意攻击和侵犯;自己的孩子“动手”就是在“欺负人”,自己的孩子“被打”就是“受欺负”。孩子打人了担心孩子“暴力”、变成“小霸王”,孩子被打了担心孩子“面”、变成“窝囊废”。


家长疑惑之解答
一、打人的孩子就是有“暴力倾向”吗?

1、孩子的暴力行为和成人的暴力行为不一样
      0-6岁的孩子攻击别人,极少心存恶念、提前策划、以让人痛苦为目的。他们多是为了获得活动空间、玩具,情绪激动时才这样。同时,也因为肢体控制、语言表达、情绪调控、自我意识等有待发展,缺乏更有效的交往策略。

      0-6岁孩子之间的攻击,更像是一种互动、一种游戏,冲突后仍然可以见面没有仇恨,经常以肢体上的相互挑逗来吸引对方,就像我们俗话说的“贱招”。极少数升级为“欺负”和“格斗”。

2、孩子的“暴力行为”会变化
      2-4岁幼儿“动手”的频率越来越高,在4岁达到顶峰,之后频率逐渐降低。他们的“动手”往往发生在争夺玩具、玩伴妨碍自己,或以为玩伴攻击自己的时候。3-5岁儿童“动手”行为逐渐减少,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逐渐学会用友好的方式解决冲突和争端;另一方面,“动手”逐渐转变为“动口”,即言语攻击,比如故意说气人的、难听的话,嘲笑、诽谤、取外号等。

3、“打人”的利与弊
      从积极的角度看,打人的孩子运动能力强、力气大,自主性强,有自己的想法,主动解决问题。如果恰当引导,能够成为有主见、爱憎分明、保护弱小的孩子。从消极的角度看,打人行为如果得不到控制,孩子会变得恃强凌弱、唯我独尊、简单粗暴,成为“小霸王”、“万人嫌”,对自信心、个性发展及人际交往都非常不利。

二、为什么教孩子“还手”,他却做不到?

1、要教孩子”还手“吗?
      “打回去”、“还手”,这种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恃强凌弱、拼拳头、斗狠的社会中可能有市场。但在尊重人权、遵守法制、强调团队合作、与世界接轨的现代社会,无疑是短期有效,长期有害。学会“打回去”,并逐渐习惯使用武力的孩子,会被小伙伴们敬而远之、孤立于群体之外,倍感寂寞和痛苦。当遇到体力更强、下手更狠的人,孩子会遇到更大的挫折,变得“欺软怕硬”,在群体中更不受欢迎。

2、教了“还手”,孩子为什么做不到?
      孩子的行为是在生活中模仿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并通过反复的实践获得的。我们常说:打人还真不是教出来的!

      先静静的回忆一下,当你与配偶、长辈、亲属、朋友、陌生人发生冲突时,你会:沾火就着,恶言相向;息事宁人,回避忍耐;与之雄辩,分出胜负……认清了自己的态度倾向和习惯,你会更加理解自己的教育倾向和行为。

      另外,“打回去”未必能教会。因为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体格、攻击性、冲动性、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同。有的孩子即使被推搡上前也不还手,只会大哭;有的孩子即使“打回去”,也不是新增勇气,只是执行命令。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孩子依然不知该怎么办。

3、“挨打”的利与弊
      从积极的角度看,不还手的孩子为人谨慎,心地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对他人的痛苦能够感同身受,有明确的规则意识,知道并坚持“打人”是不对的。从消极的角度看,挨打的孩子缺乏自信、勇气,体能较弱,缺乏应变能力和处理冲突的策略。

家长的错误做法,让孩子进入恶性循环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多数家长会采取以下六种做法,相应的,孩子可能出现六种问题。多数家长的六种表现,及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

1、家长表现:如果孩子没有“吃亏”就装作没看见;如果孩子“吃亏”就立刻冲上去教训对方,即使对方是小孩子,也要给自己的孩子“报仇”、“解恨”。
孩子出现的问题:孩子的玩伴越来越少,甚至没有玩伴,变得越来越黏家长。

2、家长表现:站在还在旁边“支招”。
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在,孩子基本能应付,一旦家长不在,孩子不知所措,左顾右盼寻求支援。

3、家长表现:做“裁判”断定谁对谁错,给孩子讲道理,让错的孩子给对的孩子道歉。
孩子出现的问题:打人的孩子有时拒不认错、宁死不屈;有时会马上承认错误服软,“妈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打人了” ,但转眼又犯。

4、家长表现:不干预,只要孩子不危害自己和他人就行,直到“问题解决”,无论孩子又开始一起玩儿,还是不理彼此,事情过去就过去了。
孩子出现的问题:表面上,好像在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孩子的感受被忽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自己总结交往策略。

5、家长表现:为了改掉孩子打人的坏习惯而任意惩罚孩子,“你打人,我就打你,看你还敢不敢再打人”。
孩子出现的问题:孩子也许不当着大人的面打人了,转而以更隐蔽的方式攻击比自己更弱小的小朋友或小动物。

6、家长表现:怒其不争,“没出息”、“真窝囊”、“怎么到外面就熊了?!”
孩子出现的问题:孩子变得自卑、畏缩,放弃尝试,相信自己真的“无能”、“没用”、“糟糕”、 “不行”。

专家支招
      在红黄蓝的幼儿园、亲子园里,我们要求老师学会等待,当小朋友之间发生小摩擦时,只要不伤及儿童身体健康,老师不会过早干预,而是细心在一旁观察。当事件结束后,老师会耐心的询问孩子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身体和心理感受。老师不会责怪任何一方,但会告诉孩子如此解决问题的利和弊,并鼓励孩子以后遇到类似小摩擦时,运用更灵活、巧妙的处理方法,并教会孩子伙伴间要友好相处、遵守规则的道理。


这样引导打人的孩子
耐心观察:观察孩子的语言、情绪和动作。
适时出手:必要时及时制止。当孩子将要或正在推人、打人时,紧紧抓住孩子的手、抱住孩子,无论起因如何,中断推人、打人等错误行为,避免伤害。
情先事后:先谈情。“你看起来很生气,是吗?”从感受入手交流,顺利走进孩子的心。再谈事。“发生了什么事?”、“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你怎么说、怎么做的?”准确分辨孩子动手的原因:是被拒绝、遇挫折、受激惹,还是感到嫉妒、害怕、无聊。
明辨是非:换位思考。“如果别人因为生气就打了你,你会有什么感觉?”“你愿意和随意打人的人交朋友吗?”帮助孩子体谅他人、控制自我。承担后果。“无论如何,打人是不对的。打人必须付出代价。” 和孩子事先约定打人后要受的惩罚:不能看最喜欢的动画片、取消零食、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送给对方……一旦制定规则,就坚决执行。
更新策略:“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我们还可以怎样做呢?”教孩子用新的、合理的方法满足需要。比如,生气了用捶打枕头代替打人,想玩别人的玩具用轮流、交换、谦让等方式代替抢夺,想发起互动用“轻轻摸”、“拉手”、“拥抱”、自我介绍代替推搡。

这样引导挨打的孩子
耐心观察:观察孩子的语言、情绪和动作。
适时出手:必要时及时保护。当孩子即将或正在被打时,如果距离较近,要直接阻挡攻击,如果距离较远,可以大声制止“住手”、“不能打人”。
情先事后:先谈情。“你当时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吗?”利于缓解孩子紧绷的情绪,获得安抚。再谈事。“发生了什么事?”“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你是怎么回答的?怎么做的?”帮助孩子回忆和梳理事件过程。
明辨是非:换位思考。“你当时在做什么?”“他想要什么?”引导孩子思考对方的需求,想一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妨碍了对方,弄清被攻击的原因。 增强观念。“任何人都不能打别人,打人是不对的、是犯法的。妈妈不能打你,别人更不能打你。”帮助孩子理解人身安全的概念。
更新策略:“今天妈妈在身边,可以保护你。如果下次妈妈不在身边,你可以做什么呢?”教宝宝如何保护自己,比如,大声叫嚷震慑对方,尽快躲闪或离开,向成人求助,如果对方仍不罢手可以用手臂阻挡、甚至回击……带宝宝练习这些策略,便于以后灵活使用。

奔放小青年 发表于 2015-12-20 19:51:58

长姿势了

小西乖乖 发表于 2015-12-20 19:54:10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安庆大发 发表于 2015-12-20 20:01:27

长姿势了

加菲猫 发表于 2015-12-20 20:04:23

给力,给力!

星期天 发表于 2015-12-20 20:06:58

我收藏了

沈晓涛 发表于 2015-12-27 21:58:07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宝挨打 or 打人,让我进退两难